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案 > 语文教案

语文教案

时间:2024-07-17 22:26:45
【精华】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

【精华】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
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
语文教案 篇1

一、导入

新课

1、播放歌曲《太阳》,学生跟唱。

2、刚和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,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吧。(学生说出歌名)

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诗歌,诗歌的名字也叫《太阳》,你们想不想学?(引出课题、板出课题)

3、谁来拼一拼,读一读“太阳”?(指名读、齐读)

4、谁来说说怎样记住这两个字?(并进行扩词)

二、初步感知课文

1、(贴出课文的插图)小朋友们仔细看图,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?

2、引导学生说话

我们一起来看看,一轮红通能的(太阳)正从(大海)上升起来。阳光下,一片碧绿的(草地),一棵棵郁郁葱葱的(树),一座座漂亮的(房子),还有一只(大公鸡)正迎着太阳“喔喔”地唱歌呢。

3、你们说这幅图怎么样?(美丽)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是怎么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。

三、学习生字新词

1、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,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。

2、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?(在学生说完之后,教师小结)

3、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刚才圈出来的字。

4、听录音机范读,请小朋友们特别注意刚才你不会读的字。

5、学生自己读课文一遍。

6、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与词宝宝交上朋友了?(检查学生对词的掌握情况)

a、指名拼读生字词

b、全班拼读生字词

c、指名直接读生字词

d、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名话

7、调皮的字娃娃从词宝宝时跑出来了,你们还认识他们吗?现在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娃娃的卡片,小组合作学习,争取认识每个字娃娃,与他们交上朋友。

8、我们来看看你与哪些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(检查生字)

a、指名拼读生字卡片并组词

b、全班齐读(指导个别字,如:“森”是由三个“木”组成;“从”是由两个“人”组成;“跳”让学生表演一下;“美”经常是与“丽”在一起;“世”经常是与“界”在一起。)

c、开火车读

9、刚才字娃娃从“家”是跑出来玩,可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,你们能帮它们回家吗?(游戏“送字娃娃回家”)

四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

1、看到小朋友们读得那么开心,老师也想来读一读,可以吗?(老师范读)

2、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?

3、那你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,让大家听听,好吗?

4、有感情地齐读课文。

五、布置作业

回家之后,把这首诗歌读给爸爸、妈妈听。

语文教案 篇2

教学要求

1.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。

2.学会本课的生字、新词,积累词语。

3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。

重点难点

1.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。

2.感受“绿叶的梦”就是作者童年的梦,是作者童年的快乐。

教学课时:两课时

绿 叶 的 梦

我的童年,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。高粱(lián)秆儿剥开来,做成马车、灯笼;河边抓把泥,捏成碾(niǎn)磨[mò]、盆碗;柳条儿、苇叶儿做笛子,葫芦瓢(piáo)做船,荷叶当伞……[句导读:排比句及省略号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,令人神往。]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![句导读: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。][①课文中为什么提到这些儿时的玩具?]然而,最使我着[zháo]迷的还是绿叶。[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?]

第一部分(第1自然段):绿叶是“我”童年时最着迷的玩具。

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。[③“永远”用得好不好?为什么?]除了教我们读书以外,老师还教我们搜(sōu)集标本,采来各种绿叶汇(huì)拢在一起,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。[④第一、二句话有什么关系?]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。[⑤这段话有什么作用?]

星期天,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、杂草丛生的河边、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(括n)。[句导读:这句话不但列举了“我们”活动的范围,还呈现给读者一片广阔的天地,令人心驰神往。][⑥从“跑遍”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?]爬大树,钻丛林,嬉(xī)笑,打闹,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(mì)食的小鸟。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。[⑦这两句话点明了什么?]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,用金黄色的菟(tù)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(zhuó),豆角花挂在耳朵上,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…… [⑧这句话又点明了什么?]在旷(kuàn)野的课堂里,绿叶和野花谱(pǔ)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(yuè zhān)。 [⑨怎样理解“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”]

段导读:绿叶编织着“我们”快乐、悠闲、美好,甚至疯狂的梦。

我们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,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。我们常常有意外的发现,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。 毛栗子、酸枣树的尖刺儿几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。[⑩为什么常常受伤,孩子们还要去探险呢?]

段导读: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,甚至受伤。

秋天,树叶在风中飘落,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。[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]我们背着筐,扛着筢(pá),奔跑着,欢呼着,搂[lōu]树叶,堆成垛(duò),躺在上面打滚,翻跟头,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。 [ 从这一系列准确贴切的动作描写中,你体会到了什么?]鲜红的,金黄的,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,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。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`叶子,成了我们的珍宝: [句导读:由于这些标本凝结着“我们”的汗水和辛劳,它给“我们”带来了欢乐,是“我们”的骄傲,所以“我们”视为珍宝。]圆形的、条状的、 桃形的、针状的、蛋形的、元宝状的、叶面带茸(rón)毛的……一一陈列开来。[ 为什么要列举出各种形状的树叶?]

段导读:秋天的树叶更带给了“我们”无尽的欢乐和收获。

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。 [ 老师为什么这样做?]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,祛(qū)痰(tán)止渴;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, 治皮癣(xuǎn);桑叶清热明目,治手脚麻木;薄[bò]荷叶医感冒头疼……祖辈传下来的民间药方,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,也随着一串串叶片,留在我的记忆(yì)里。 [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?]

段导读:老师让“我们”了解有关叶子的知识与药用价值。

< ……此处隐藏5027个字……潭,回清倒影。绝巘多生怪柏。清荣峻茂

⑷、每至晴初霜旦。故渔者歌曰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!”

3、自由读课文,读准、读顺,并初步把握惊叹、赞美之情。

4、朗读比赛:个人或分小组比赛、男女生比赛等,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。

5、自主译文,圈画疑点、难词难句。

课堂探究

6、小组讨论交流疑点、难点,疏通文意。

(1)解释重点词语:

自; 阙; 嶂; 曦; 襄; 沿; 溯; 或; 虽; 以; 疾; 湍; 漱; 良; 肃; 属引;

(2)译句:

① 重岩叠障,隐天蔽日。

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。

③ 至于夏襄陵,沿溯阻绝。

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。

⑤ 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。

⑥ 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

⑦ 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

7、边读文章边根据课文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,准备用“三峡美在……,……”的方式来口头描述一下你脑海中留下的最美的一副画面!

8、“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”再读课文,抒发我们内心的赞叹之情。

如此美景,浓缩于150多字中,却思路清晰、音韵和谐,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?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。请速读课文,思考下列几个问题:

1、讨论: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,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?

先口头描述,再完成下列表格。季节?景物?景物特征?

当堂检测

背诵课文,积累语言。

1、试找出关键字词,抓住每段的关键字词背诵。

如写山的关键字词:连、无阙、重叠、隐蔽

2、、背诵课文,摘抄积累精彩词句。

基础题测试

1.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分别是

(1)A.素湍(chuǎn)绿潭 B.不见曦(xī)月

C.夏水襄(xiāng)陵 D.重岩叠嶂(zhàng)( )

(2) A.略无阙(quē)处 B.沿溯(sù)阻绝

C.属(shǔ)引凄异 D.飞漱(shù)其间( )

2.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。

(1)略无阙处 略无: 阙:

(2)自非亭午夜分 自: 亭午:

(3)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 襄: 沿: 溯:

(4)虽乘奔御风 虽: 奔:

(5)素湍绿潭 素: 湍:

(6)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声:

3.解释下列词语。

(1)重岩叠嶂:

(2)隐天蔽日:

4.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分别是

(1)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

A.除非正午和半夜,看不见太阳和月亮。

B.除非正午,看不见太阳;除非半夜,看不见月亮。

(2)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。

A.春冬季节,白色的急流,回旋着清波;碧绿的深潭,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。

B.春冬季节,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潭,回旋着清波,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。

5.译述课文时,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,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。(5分)

绝 多生怪柏,悬泉瀑布,飞漱①其间,②清③荣④峻⑤茂,良多趣味。

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

6.按要求默写并译述句子。

(1)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。

(2)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。

(3)写与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”诗句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。

7.请用横线标出译述下列句子不妥的地方,并在横线下改正。

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,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

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日子,树林里十分清冷,山涧里一片寂静,常常有一些高大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,叫声连续不断,音调异常凄凉,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,悲哀宛转,很长时间还未断绝。

8.文学常识填空。

课文选自《________》,作者________,我国古代的________家,________家。

综合题

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?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?

答案

1、郦道元:字----,----著名-----家,-----家。范阳涿县人。历任东荆州刺史,御史中尉等职。为政素称严猛,得罪权豪,被遣至政局动荡不宁的陇西任关右大使,途中被人杀害。他一生好学,博览奇书,所著《水经注》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,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。

2、《水经注》

《水经》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书,《水经注》是给《水经》所作的注文,不仅是一部地理志,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。由于郦道元酷爱自然,有意探寻祖国山川美景,通过实地考察体验,才写出了如此形象生动、富有生命力的文字。他的写景部分历来被文学史推为山水游记的首倡。

基础题

1.(1)A(2)C 2.完全没有 同“缺(2)如果正午 (3)上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

(4)即使 奔驰的马 (5)白色急流的水 (6)几声(这里的“三”不是确数)

3.(1)重重叠叠的岩峰(2)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

4.(1)B(2)A 5.①于②水③树④山⑤草

6.(1)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,两岸群山连绵,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。(2)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到了夏天,江水暴涨,漫上两岸的山陵,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。

(3)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,傍晚就到了江陵,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,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,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。

7.(1)“霜旦”应译为“降霜的早晨”。(2)“林寒涧肃”应译为“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”。(3)“高猿”应译为“高处的猿猴”。(4)“久绝”应译为“很长时间才消失”。

8.水经注郦道元 地理学 散文

综合题

先写夏水襄陵,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,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。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。先写夏水的凶险、迅疾,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等第评定参考意见

优:课文写三峡之水的顺序说得清楚,并概括出这种顺序;对这样安排的作用说得正确。

良:课文写三峡之水的顺序说得较清楚,但未作概括;对这样安排的作用说得较清楚。

中:大体上能说出写三峡之水的顺序,对这样安排的作用说得不够清楚。

下:对写三峡之水的顺序及其作用说得不清楚,语言也不通顺。

《【精华】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